專訪香港醫學會會長何仲平醫生 醫護界如何面對人手不足的挑戰?


1.醫療事故的調解 — 道歉 = 承認錯誤﹖

醫療事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只要有人接觸的地方,就會存在失誤。第一:重點在於把失誤減到最低,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不存在醫療失誤;第二:一旦發生事故,病人與醫生就要互相暸解,很多人以為病人為了賠償而提出投訴,但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為了賠償,只是想知道當中發生什麽事,當他們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與醫生無關,可能覺得更開心,因為他們理解到事故都是自然發生,是無可避免的。政府現時有一個條例/指引有關處理調解(Mediation first),醫療的調解和商業的調解是不一樣的,有些病人可能真的想要賠償,但大部分並不是,比如說病人承受了這件不幸的事,誰需要負責?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能夠解決這一步就很好了,實際上要怎樣做,將來我們會成立一個communication workshop,如何處理與病人關係、如何建立良好關係和溝通,尤其當問題已經發生了,應該怎樣處理,例如發生了醫療事故;以前的觀念是:首先就是否認,但現在概念已經轉換了,首先道歉,由於現實中病人已經受了傷害,道歉已經能夠解決很多事情,甚至現在法例上已有規定如果出現醫療失誤,不論醫生對與錯,應該先行道歉,這有助拉近大家的關係有助調解;有人擔心一旦醫生道歉,就可能在法庭上被入罪,但事實上法庭不會認為道歉等同醫生承認了錯誤,當中有很多細節可以改良,但並不代表可以杜絕醫療事故的出現,只是盡力減到最低。

2.解決醫管局人手不足的挑戰

醫管局的醫生人手不足,而在大部分私家醫院來說,醫生人手尚算足夠,因此我們集中討論醫管局的醫生現時惡性循環的情況—工作環境差導致醫生流失。香港醫學會雖然已招收很多醫科學生,但不能立即解決當下的問題,因為醫科的學生需要讀書、培訓,過程至少需要6年,不能解決燃眉之急。有人建議聘請更多醫生,但問題是市場缺乏人才;有關問題需要再深入討論。

3.醫生的辛酸

第一:醫生工作辛苦人人皆知,除了提供合理回報如薪金外,還需要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由於私人執業後,學習機會會大大減少,而在醫院工作便可以學習不同醫療儀器。 第二:醫療事故與日俱增,醫生不能夠以工作量大作為辯護理由,勉強可作求情理由,醫管局應該盡量支援這些醫生。 第三:一旦發生醫療事故,文書記錄工作可作為證據。時至今日,一般院方已有準備好的表格式聲明用以知會病人手術面對什麼風險或併發症,但礙於病人未必細心閱讀甚至不明白。如附上口頭說明及安排姑娘作證並在旁簽字作實,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文書工作,所以香港不能盲目參考外國經驗而行。

 

4.香港醫學會協助在職培訓

先進的醫療技術,一般由大學或醫管局提供,反觀私人執業或已離開醫管局的醫生缺少很多訓練的機會,因此香港醫學會不斷提供持續醫學進修(CME);雖然不是學習最尖端的技術,反而讓醫生知道當下有什麽新的技術、治療方法、概念,當他們遇到這些病人時,就清楚知道可以轉介的渠道,香港醫學會在此發揮了很大作用。

 

5.公私合營的重要性

醫生從私家醫院轉到公立醫院工作並不是陌生,常見的例子有澳洲。當有大型手術,已離開但有經驗的醫生會到醫管局或者政府醫院幫忙,但情況並不普遍,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希望可以循序漸進步步推進。另一方面,公私合營,例如一些穩定的病人,政府醫院會轉介病人到私家醫生,並收取與公立醫院相同的價錢,政府則另外補貼私家醫生。這有做法有多個好處,對病人來說,相同價錢下,約見私家醫生可以更快、服務更好;對公立醫院來說,可以分流病人,騰出人手處理其他工作;反觀私家醫生可能收入不勝從前,但可以藉此與病人建立互信關係。

 

6.推廣公眾健康不遺餘力

香港醫學會一直推廣公眾健康,如:舉辦健康講座、出席香港電台節目「精靈一點點」,分享健康知識、與聽眾交流;以上方式十分奏效,醫生平日診症時間比較怱忙,導致未能詳細向病人講解前因後果,反之透過這種「公開講話」的方法則可以解決時間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