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消暑妙法


夏日炎炎我們外出遊玩時都要慎防中暑, 夏季三月,起於立夏,經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止於立秋前一天。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夏三月, 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以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季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陽氣,著眼於一個 ”長” 字。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夏季之火熱,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亦有升散, 耗氣傷津之特點,暑多挾濕,長夏多濕,而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濕阻中焦,氣機升降受阻,濕傷脾陽,則運化失司,濕性重濁,沉重和穢,濕性粘滯,症狀不爽,病程較長,濕性趨下,易襲陰位,常影響下部,暑多挾濕,暑邪常挾濕侵犯人體, 傷及陽氣。  預防暑熱傷人,夏令前可服補肺健脾益氣之品,少吃油膩厚味,減輕脾胃負擔; 進入夏季後,宜服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為免大家容易在這炎炎夏日中暑,這裡特別為讀者推介一些中醫消暑祛濕的食療。

冬瓜扁豆薏仁瘦肉湯

材料﹕連皮冬瓜500克、炒扁30 克、生熟薏米各30克、雲 苓30克、白術30克、陳皮 12克、瘦豬肉400克 。 

製法﹕冬瓜切塊,扁豆、白術、 雲苓、薏米及陳皮洗淨, 全部用料放入鍋中,12碗, 大火煮沸後,小火煮約1小 時,加入適當調味飲用。 

功效﹕解暑清熱祛濕,健脾和胃。

薏苡仁山藥老鴨湯

材料﹕生熟薏米各100克、山藥80克、 老鴨一隻。 

製法﹕將所有食材洗淨,放進砂鍋內, 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味後即成。 

功效﹕老鴨味甘性寒,可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健脾補虛;薏苡仁味甘淡性涼,可健脾利濕,清熱除痹;山藥味甘性平,可補肺脾腎,益氣養陰。

此方可滋陰益氣,健脾利濕。

 

荷葉排骨湯

材料﹕荷葉20克、檸檬4片、鮮蓮子和生熟薏米各30克、雞內金5克、排骨250克。 

製法﹕用料洗淨後,加適量清水在煲內,煮滾,先放排骨、蓮子、檸檬片、薏米和雞內金,中火煲兩小時,再放入荷葉,稍滾,調味即可。 

功效﹕清暑祛濕、健脾和胃。

 

消暑穴位

另外,適度按摩曲池、合谷、風池穴等穴位,也可幫助身體退熱消暑。

 

•曲池穴:手肘彎曲,手肘外側肘橫紋末端處; 功效可疏邪熱,利關節,祛風濕,調氣血。 

   

•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之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功效可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

 

•風池穴:後頸部枕骨下緣,兩側髮際內緣凹陷處;功效可祛風解表,清利頭目。

 

註冊中醫師: 周榮富博士  (三好堂中醫藥診所主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