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其所:荔枝的醫用價值

食得其所:荔枝的醫用價值

呂兆陞 註冊中醫師


蘇東坡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被貶官來到廣東地區,卻對荔枝這種嶺南特產情有獨鍾。自古以來,荔枝是珍品,以鮮美可口著稱。然而,俗語謂「一粒荔枝三把火」,多食荔枝亦會引起身體不適。

荔枝性熱 不宜多食

中醫認為,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荔枝的當造季節正值炎夏,而荔枝性溫,有些人吃了會容易上火。《本草綱目》裡記載:「荔枝氣味純陽,其性微熱。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也。」意指過量食用荔枝會引起牙肉腫痛、口舌疼痛等常見的上火徵狀。

就個人體質而言,有些人尤其不宜進食荔枝。體質屬於陽熱偏亢或陰虛火旺者,多食荔枝會更容易產生陽熱偏盛的情況,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皮膚炎症、心煩氣躁、睡眠不佳等徵狀。另外,老年人、小童及糖尿病患者,由於他們的身體對於血糖的調節能力較差,過量食用荔枝會容易使血糖值出現急劇變化,造成身體不適,所以不宜多食。

平衡陰陽 解救有法

據《本草綱目》記載,用荔枝殼煎水飲用,可解荔枝熱。這是古籍記載的解熱方法,但應用起來並不方便,而且味道較差。較簡單的解熱方法是先將荔枝去皮,然後浸鹽水再食用,因鹽具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其可以中和荔枝的溫熱性質。此外,一些清熱消暑的食療,也可以作為緩解荔枝熱性的方法。例如於進食荔枝後,用綠豆煮湯飲用,一方面可以清解暑熱,另一方面可以預防荔枝的熱性所帶來的不適。

食得其所 荔枝一身都是寶

其實荔枝有很好的醫用價值。荔枝的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作用。體質虛寒或氣血虛弱的人士,適量食用荔枝,可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而荔枝乾的補益效果則稍次,但燥熱之性也較緩和,適合老年人及體質虛弱人士作食療用。此外,荔枝核具有行氣散結,祛寒止痛及溫腎的作用,常用於紓緩小腸氣、少腹疼痛、睾丸疾患等。近年更有臨床研究發現荔枝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由此可見,蘇東坡所指「日啖荔枝三百顆」,如果他不是「文人多大話」的話,估計他的體質屬於比較虛寒的類型了。

呂兆陞 註冊中醫師

擁有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全日制)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學位,同時亦擔任星匯網網上電台中醫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