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不可忽略的精神健康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持續達兩年之久,而這次第五波疫情比起過往任何一波都要來得嚴峻。在家工作、限制出外進食、家居抗疫等無數措施都令我們長時間逗留在家中。長時間與家人朝見口晚見面,難免會更容易發生爭執。在「困獸鬥」的狀況下,到底我們又可以做什麼保持家人關係和心理健康呢?
面對衝突
無可否認,疫情升溫令我們出現各種擔憂,有的擔心自己或家人確診,有的憂慮防備物資不足,有的會因疫情急劇轉變而感到無所適從。然而,長時間的抗疫亦為不少人帶來強烈的無力感,漸漸令他們出現抗疫疲勞,對抗疫反應消極。事實上,這些都是普遍的壓力反應,但如此相反的抗疫行為和態度卻為不少家庭帶來無數爭執。當雙方都有情緒時,一般難以作出有效的溝通,甚至會傷害感情。此時此刻要做的不再是爭辯是非,而是要顧好自己的情緒。大家可以各自停一停,深呼吸,飲杯水,冷靜過後,再作溝通。
其他家庭成員亦可作中間人,聆聽家人的心聲和困擾,給予渠道讓家人抒發感受。過程中你未必需要認同對方的說話,單單是你的同理和聆聽,已可以發揮莫大的幫助。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縱使受疫情影響,生活方式大為改變,我們依然能在家中保持心理健康。
在照顧別人或作中間人之前,切記要先照顧好自己。抗疫之中可以預留照顧自己的空間和時間,避免長時間被疫情資訊覆蓋。留意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反應,適時參與自己有興趣和享受的活動、跟親友分享心事、甚或進行放鬆練習等,都是照顧自己的好方法。
不少照顧者在疫情的「困獸鬥」情況下面對更大的育兒壓力,隨時情緒爆煲。若可以的話,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員每日都可預留部分時間代為看顧孩童,至少讓主要照顧者可以放個風,休個息,暫時鬆一鬆。
最後,你可以與家人每日訂立小目標,例如「一同整理廚房」或是「合作煮晚餐」等。透過每日共同達成目標,增強自身的掌控感之餘,亦可增進彼此的關係,疫情下仍可分享樂趣。
總之,在困難和苦悶中找尋有趣和樂趣的事來平均一下生活是重要的。如果你持續出現抑鬱、焦慮、絕望感,情緒愈來愈影響自己,令自己失去食慾、不能入睡、甚至想傷害自己時,便可能要向專業人士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