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排便=健康?小心便秘搵上門
吳昊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排便是人體新陳代謝循環過程中必經環節之一。有人一日排便五次,有人五日排便一次;有人受便秘困擾,有人受腹瀉困擾。「排便」這個話題很普遍,但似乎很難與周圍的人大肆討論。今次小編邀請到腸胃肝臟科專科吳昊醫生,為大家分享有關排便的健康知識!
三日便便屬正常
提起排便,大家最關心可能是排便的次數,到底一日幾次才算正常?吳醫生解釋:「每個人排便次數不同,一日三次至三日一次均屬正常,但最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如能固定某段時間,對於日後正常排便非常有幫助。」至於健康的大便,吳醫生建議可由顏色、形狀去分析,氣味、數量及聲音最主要視乎飲食習慣及食物種類而定,但這些並不是判斷大便健康與否的唯一指標。
忍「屎」易便秘
有些場合例如於長途車上、上課考試途中,未能如廁時,不少人都會選擇忍便。「偶然一、兩次忍便,並不會引起長期問題。但如果經常性忍便,容易引起慢性便秘,甚至腹痛。長遠來說,便秘會增加患上痔瘡和大腸憩室的風險。」吳醫生更指出缺乏運動、食物纖維、飲水量少而引起的腸胃動力不足,以及其他一些賀爾蒙失調因素,例如糖尿病、甲狀腺數偏低及懷孕期的婦女,都有較大機會患上便秘。另外,有部分病人由於大腸裡有瘜肉或腫瘤,令大便習慣改變亦易形成便秘。
三種便秘類型你要知
在醫學上,便秘一般分為遲緩型、直腸型、痙攣型。據吳醫生分析:「遲緩型的患者大腸蠕動太慢,大便流動不暢通,一般他們不會經常有大便,但大便排出時會很硬或呈粒狀『羊咩屎』;直腸型又叫阻塞性便秘,大腸末端的直腸或肛門口有異常而影響正常排便,患者有時會有很強烈的便意,但不容易排出,便便多是水質或黏質;痙攣型亦是功能性或腸易激型便秘,患者會經常性肚痛,但目前為止醫學上成因未有定論。」經常便秘的人並不代表特別容易患上大腸癌、結腸癌或其他癌症。但若患上大腸癌、結腸癌的話,便秘有機會是其中症狀之一。
廿歲女便秘變「自閉」
對於便秘患者來說,不僅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可能會造成心理陰影。吳醫生亦曾遇過不少這種病人,其中一位二十來歲女性患者,讓他至今難忘:「由於她有慢性便秘,經常肚痛,用了很多藥物亦得不到適當的改善。最終引致害怕外出、不願上班,而要長期在家隨時準備上廁所。」其實慢性便秘並不是難以治癒的疾病,可能對於個別患者而言,需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必要的生活治療如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及心理疏導才能令他們重投社會。
飲水、Sit-up有助排便
促進腸道健康,保持每日排便並不只有單一的方法,而是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吳醫生建議:「每日適量地飲水,且適時補充水分,不要一次過飲完一天所需分量。同時要多吃蔬果、富含纖維質等食物。另外也要保持適量的運動,包括散步、跑步、Sit-up,都會對排便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