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淘汰
您有沒有想過一手創立的企業忽然有天會被淘汰呢?而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商品、服務質素、經營手法、科技發展、還是顧客的需求轉變了呢?
差不多在上兩世紀末,亞歷山大貝爾先生獲得世界第一台電話的專利權,並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即現在AT&T公司的前身),以提供即時長途話音通訊服務。當時,這的確是一項破天荒的創舉,此舉除了為貝爾先生的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外,還為他帶來榮耀。時至今天,雖然固網電話服務依然有其市場,但由於流動通訊及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固網話音通訊服務的需求下降,勢將面臨淘汰,這都是新科技取締了舊科技的結果。
現在年輕一輩或許只懂甚麽是鍵盤,跟他們說「打字機」,可能會認為是在博物館內作展覽的東西吧!其實「打字機」已經面世數百年,若果在上世紀學懂使用「打字機」,而且打字速度快的話,便可以考取證書,並在企業當打字員或秘書,但恐怕現在已經沒有打字員的職位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會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文字輸入法則由以往使用打字機變成使用鍵盤或手寫板,並透過“Word Processing”和“Apps”處理文書工作,所以打字員已經沒有存在價值了。
企業正在面對的問題和上述例子並沒兩樣。企業要先弄清顧客的真正需求,才可以對症下藥,鞏固經營收益及利潤的來源。相信大家都認識谷歌(Google),這企業提供很多免費服務,如搜尋器(Search Engine)和電子郵箱(Gmail)等,但它靠什麼來賺取盈利呢?這些服務是Google的商品嗎?如果Google的競爭對手視這些表面服務為商品而忘記它真正的底蘊,繼而訂立其商業策略,恐怕最終會失敗。
以筆者理解,Google真正的商品是當大眾使用它的服務時所衍生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記錄著每個使用者的個人偏好和感興趣的事物,甚至年齡、學歷和居住地區等資料,因而形成一個龐大的資料館(Big Data Bank)。而這些龐大的數據對廣告商及市場拓展策劃有莫大的益處,可以作為商品開拓、推展和投放有效資源的依歸。因此,憑著出售這個資料館的數據可以為Google帶來豐厚的盈利。
作為企業的領導,需要不時檢討公司的營商策略,如觀察顧客的需求和品味是否已經開始轉變、營商環境是否已經不盡相同,或現時的商品有沒有機會可衍生一些新的商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