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榆」快嗎?


您想「榆」快嗎?

兔年剛至,執筆之日為農曆正月廿四,亦是西方情人節,祝福大家兔年身心康泰,每天心情「榆」快。榆字有堅靱、堅强之義,寓意吉祥又有内涵,祝福大家每天榆快吉祥。每年大年初一的新聞,通常也會報道零時零分出世的BB,父母接受訪問時的答案普遍為:希望孩子活得健康開心。對!活着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開心。

 

情緒是每個人天生擁有的,如果能夠好好認識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再能夠準確地認知別人的情緒,對人生的學業、事業、人際關係、做人態度、對事物的態度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地用合適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達爾文在1827年寫過一本書〈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書中提及情緒是協助人及動物適應環境。情緒基本上主導我們的行為,但現今的教育有否引導學生明白認識情緒的重要性呢?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於2017年8同28日公布「情緒教育教師意向調查」,在超過400名受訪中、小學老師中,逾六成認為目前的情緒教育不足。疫情困擾我們三年,有非正式的統計表示,近六成的香港人受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

 

筆者為善牧會瑪利灣學校校長,瑪利灣學校為一所群育學校,透過360度全方位的情緒教育及資歷架構三級應用學習證書課程,幫助有行為及情緒適應困難的女學生找到希望,認識自己的發光點。瑪利灣學校相信「我們都值得被愛」,希望我們的年青人明白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重點在於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認識、學會表達情感,進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及行為。我們察覺到有青少年因被情緒困擾,生活變得舉步為艱。有些個案更影響學業、工作及社交。我們希望青少年能認識情緒、察覺自己的情緒、學懂表達情感及管理自己的情緒,進而引導學生能明白別人的情緒、改善溝通技巧及人際關係。能夠察覺自己及別人的情緒,是重要的軟技巧、軟實力,能夠適時、適當地表達情感是與别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因此自2021年正式開展正規情緒教育課程。

 

既然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為何不同人對相同事物有不同反應呢?歸根究底,我們的情緒反應及行為皆受過去的經歷影響,當我們對身邊事物有屬於自己的主觀感受,便主導了我們怎樣解讀他人的行為動機,久而久之,這「解讀機制」成一種行為模式。這些感受導致我們產生自發的生理反應,而各人的性格在面對壓力時,出於不同文化、家庭的背景,自身經歷對責任、選擇有自己一套的詮釋,加上現實、別人,以至自己眼中的自己的差異,最終表達出來的,就成為各人不同的行為或回應。

 

筆者希望引導學生學會面對如何處理自身的經驗帶給自己的感受。無論是憂傷、恐懼、憤怒、羞恥、憎惡或喜悅,任何情緒過於澎湃,也可會使我們被操控或困在其中。為防止情緒成為年青人日後的腳鐐,瑪利灣學校的情緒教育課程對認識情緒採取主動的態度,將情緒教育納入正規課程外,連同心理治療師、專業調解員、家庭治療師、專業社工合作,分享如何引導學生意識自己的情緒反應,主動表達及分享內心的經歷或感受。「懷著愛,同行並進」是我們的核心理念,瑪利灣學校開展情緒教育,就是希望與青少年同行並進,與她們一起親手打造屬於自己、開啟自己心靈的鑰匙,從而學懂在逆境之中如何自處。同時,我們衷心希望社會各界以廣濶的胸襟去包容、接納正處於從錯誤中學習階段的年青人,這樣他們會更具勇氣和信心,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困難,踏上正向「榆」快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