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因肺癌而死亡?


我可能死於肺癌嗎?

每年,香港有超過40,000人死亡。在眾多死亡原因中,癌症排行第一。不同的癌症中,肺癌是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致命殺手。事實上,每年香港因肺癌導致的死亡個案超過3000宗,差不多相等於第二至第四位癌症(大腸癌、肝癌、胃癌)的總和,大約每12個人就有1人是死於肺癌!

為甚麼肺癌的死亡率如此高?

每年肺癌之所以導致香港如此多死亡個案是因為: 1. 肺癌是其中一種發病率最高的癌症。 2. 與其他癌症比較,傳統上肺癌確診後的治癒率較低。除了肺癌本身侵略性較高之外,還因為早期肺癌沒有明顯徵狀,不易察覺,例如乳癌患者能感覺到腫瘤,大腸癌患者能觀察到大便出血等。不過,肺癌患者並不容易察覺身體出現異常,直到出現咳嗽、血痰等才發現已到晚期肺癌。在確診肺癌時,大約有80%病人屬於晚期並且無法治癒。

有沒有方法預防肺癌?

很多人都知道吸煙可導致肺癌,而戒煙或不吸煙是減低患上肺癌的最有效方法。 不過,吸煙並非導致肺癌的唯一原因,即使非吸煙人士亦有機會患上肺癌。肺癌的成因很多,例如基因、環境污染、暴露於輻射中、年老等。由於致癌成因十分複雜,因此暫時沒有方法可以完全預防肺癌。

肺癌難防,但還可以醫治!

雖然肺癌十分普遍及難於預防,但值得慶幸的是肺癌是有機會治癒的! 治療肺癌最重要並不是研發新藥或新型手術,因為現時的肺部手術已可視為最有效治療肺癌的方法。不過,手術一般只對未擴散早期肺癌有用。因此,患者必須要於癌症早期時確診,才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健康篩查對偵測肺癌有用嗎?

如之前所說,不少肺癌病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在香港,大部分人普遍都知道可以透過身體檢查/健康篩查去偵測其他癌症的早期徵狀,例如用柏氏抹片偵測子宮頸癌、大便隱血偵測大腸癌等。肺癌方面,醫學界曾使用痰涎測試、血液測試、肺部X光、傳統電腦掃描等方法,但還未找到一個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去偵測癌症。而近年醫學界終於迎來一個突破: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是甚麼?

傳統的電腦掃描(CT)是確診肺癌後追蹤癌症最可靠的方法。不過,這方法需要病人暴露於相對較大劑量的輻射中,因此一般是不適用的。如果接受一次肺部X光的輻射相等於在海灘上曬太陽一整日的輻射量(較安全),一次傳統電腦掃描的輻射量則等如過百次的肺部X光。而LDCT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新技術,與傳統CT比較,能大大減低輻射量。另外,由於不需注射藥物和過程沒有不適感,可以通過門診進行,費用相對相宜。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查能有效地對抗肺癌嗎?

去年歐洲其中一個重要的醫學研究NELSON發現LDCT能有效減低26%女性肺癌死亡率。另外,藉LDCT檢測而確診第一期肺癌的個案由少於20%大幅增長至55%,這表示有更多病人能及早發現並透過手術治療。這些結果與早前一個美國醫學研究指出LDCT有效減低肺癌死亡率不謀而合。

讓肺癌病人重燃希望

新技術的出現能讓病人透過篩檢及早發現癌病變,增加治癒率。有不少治療方法如傳統化療、標靶療法和放射療法(多數適用於治療晚期癌症),到現代療法如免疫療法等都能針對早期肺癌。不過到現時為止,大多數人仍會採用外科手術為早期肺癌的治療方法。 幸好,肺癌手術的技術於近5至10年急速發展。香港多年前已引入微創胸腔手術並普遍作為治療肺癌的方法。時至今日,最新科技單孔胸腔鏡手術,透過一個微小傷口切除癌腫瘤,傷口少至2.5cm。另外,一些較小的病變可以透過次肺葉切除術或分段切除術切除。和傳統方法比較,這方法的效用相若但能保留更多肺容量。現今的術後康復也可以幫助病人更快痊癒及回復至正常生活。整體而言,微創手術能大幅減低因手術而造成的創傷,不僅能減低病人手術後的不適感,更能適用於更多人,包括長者和身體虛弱的病人。隨著健康篩查愈來愈普及,以及有更多治療方案選擇,意味著肺癌的生存率愈來愈高。

如果治療方法已發展成熟,為何我仍要進行健康篩查?

即使是最先進的外科手術,一般只適用於早期肺癌患者。如果沒有定期進行健康篩檢,直至確診時有可能已經發展到晚期,屆時即使進行手術也沒有成效。為了讓合適的病人能及時接受治療性手術,從而減低肺癌引致的死亡率。

那麼我需要接受身體檢查嗎?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查 (LDCT) 和NELSON的試驗對象包括55歲或以上的吸煙人士(肺癌高風險人士),故高危人士比較受惠於常規LDCT篩查。不過近年調查指出,大部分中國肺癌病人並不屬於高風險人士。以上海肺癌患者為例,有接近70%是非吸煙人士,40歲以下患者有上升趨勢並且多於一半患者屬於女性。因此,有人認為中國(包括香港)應採用不同肺癌篩查方法,不過暫時仍未有定論。

總括來說

所有人,即使是非吸煙人士,都有機會患上肺癌的。要預防因肺癌而致命,最好的方法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去偵測早期癌症的徵狀,以便及早透過手術(例如單孔胸腔鏡手術及次肺葉切除術)治療。想了解更多肺癌的資訊,請聯絡你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