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鐘 張筱蘭 分享健康之道
夫妻相處之道
馬德鐘Joe與太太張筱蘭Karen識於微時,認識超過40年,今年已經踏入第28周年結婚紀念。這對人人稱羡的恩愛夫妻自有一套相處之道,令彼此關係能一直保鮮。夫妻間的相處之道在於良好的溝通,注重生活的細節和點滴。大家的工作屬性完全不同,反而加添了夫妻間的情趣。因為彼此的工作圈子不同,每一天也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及經歷。大家互相分享,這個溝通的過程會令大家對雙方有更深的認識。還有最重要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用智慧增加生命的喜悅,時刻開拓和營造更多和諧的條件,幸福就會在身邊。Karen認為兩個人的相處一定要相敬如賓,不要因為大家相識多年或因為是夫妻而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大家共住一處,某程度會產生責望,再加上生活習慣、教育和思想情感等各方面也會有所不同。只要儘量易地而處,為對方著想,給雙方空間同時互相讚美、關懷、支持、尊重和包容,保持一個適度而有溫度的距離。這些都是令感情能夠始終如一及歷久常新的方法。
•馬德鐘與太太張筱蘭結婚周年紀念。
•全家總動員一起去爬山享天倫之樂。
•1998年迎來了他們的小公子馬在驤。
•馬神與太太是青梅竹馬,認識超過40年。
•圖片取自張筱蘭博士微博
健康長壽 百歲老人
Karen 1998年在北京第一次接觸當時由曾毅教授帶領的「中國老年健康長壽影響因素」研究項目,於2009年她將這研究項目本土化,並在香港首次進行試點研究。2011年4-9月正式開展全港十八區名為「健康長壽,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第一期,並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衞生署合作,她與團隊成功探訪了153 位於1910~1915 年出生、在香港居住的華裔準百歲和百歲老人,最近以此為題出版了《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一書。 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年老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在這過程中少不免會有病痛,書中探討的話題就是活得長壽之餘,最重要是如何維持健康、幸福、自在、自主、有質素的生活,儘量避免疾病出現,甚至幫助掌握和控制自身衰老的過程。疾病和健康是一體兩面的模型,不要待有疾病時才提醒自己要注意健康,甚至當不可逆轉的疾病出現時,慢慢失去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認知能力,甚至需要臥床和插喉餵食,生活質素亦相繼下降時,才無奈地感嘆和悔怨,其實這時可能為時已晚。香港正面臨人口高齡化,即高齡長者人口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長者人口的整體增長速度。80歲或85歲及以上的年齡層越來越多,所謂「高齡海嘯」,假若香港人的壽命愈來愈長,而沒有健康,正正是「長壽危機」;對個人來說,疾病不單帶來痛苦和折磨,對醫療及財政負擔、社區服務、家庭照顧及支援服務有著重大挑戰,因此我們要及早學懂如何克服及避免這事情發生。 第一步要從個人開始,保持健康是一個終生職業,而且不分年紀。在書中亦有提及,人們追求幸福快樂,其中擁有身體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以及認知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研究發現有很多百歲老人仍能居住在自己的社區,不用入住院舍及過度使用醫療糸統,甚至有些還有足夠體力照顧身邊患病的子女。不過以往曾有些誤區認為百歲老人為體弱衰老的群體,甚至覺得他們的想法及生活方式與時代脫節,為社會的財政帶來負擔或威脅。相反,Karen與團隊在全港十八區訪問了153位接近100歲的老年人,他們以自身的經歷累積了不少民間智慧,當中包括一籃子的保護因素,例如有節制的生活方式、作息定時、充分休息、正向思維、樂觀祥和的心態、有抗逆力、情緒和壓力管理、身體鍛練、社交參與和家庭互信、經濟支持和財政安穩、減少個人風險行為(例如吸煙及過量飲酒等),甚至飲食習慣等等都是教導人們如何保持健康長壽的珍貴知識。書中更提及,為什麼大部份人好像都知道以上保護和風險因素,但仍然「知易難行」? 更值得注意,書中亦報告在香港首次進行「香港百歲老人」的基因分析,討論基因及環境因素對人類健康長壽重要的影響。而在影響基因表達的眾多環境因素中,飲食最為重要。
整全植物飲食
只有長壽但欠缺健康是一件十分悲慘的事情,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過往生活上大家總有些少陋習,在這幾年間夫妻二人開始了茹素養生的習慣,身體產生了很大的轉變。 很多人都靠營養藥品補充身體所需,其實整全植物飲食就是最天然的營養藥品。進食未摻假、完整、純粹天然及沒有加工的植物食物,如多種的水果、不同顏色的蔬菜、全穀物、堅果/ 種子和豆類,能夠深刻影響自身的抵抗力來解除疾病帶來的危險。Joe和Karen一開始時逐步減少進食肉類食物,甚至避免奶類,之後連魚類及海產也不進食。這3-4年他們已養成了整全植物飲食的習慣,他們特別注重有7方面的營養特徵,包括有血糖負荷、脂肪酸組成、宏量營養素組成、微量營養素密度、酸鹼平衡、鈉—鉀比例及纖維含量吸收。人體健康所需的營養素共有50多種必需的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用來提供能量以及生長、發育和勞動所需要的各種物質,構成機體和組織修復,並具有生理調節功能的化學成分。而整全植物飲食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在我們身體的化學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我們的健康。現在他們全家上下囝囝和工人姐姐也是進行整全植物飲食,甚至身邊家人和朋友也慢慢受到影響。 開始整全植物飲食後,身體逐漸有明顯改善,膳食纖維多了,腸道有更好蠕動,皮膚也連帶變好了。德鐘更因此改善了一直困擾的過敏症狀、痛症及炎症,身體機能和精神狀況也比以前更好,精力充沛、更有活力和神彩。 除了飲食方面,還要經常鍛練身體,常常活動。運動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可以增加新陳代謝。18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提出過「生命在於運動」,無論甚麼年紀都應該保持不同程度和適量的運動。他們除定時進行有規律的中等強度或劇烈強度的有氧運動外,夫妻倆閒時會打掃家中花園、做木工、做家務、做清潔、烹飪、到超市逛逛,不單可以藉此運動,更可以加添生活情趣。
親歷生老病死
在準備這本書大約2018年時,Karen媽媽患上帶狀疱疹(俗稱生蛇),需要不停出入醫院接受疼痛和精神治療。2019年初,德鐘的母親逝世,19年年中時Karen母親更被證實患上末期肺腺癌,並於剛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逝世。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經歷親人離世的痛苦,令他們更感受到身體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認知健康及擁有自我照顧能力的重要性,而家居安全及居住環境是否長者友善也是對實現「居家安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Karen最後寄語大家遇到身邊家人和朋友罹患不可逆轉的疾病和死亡時,要懂得如實地面對、坦誠地接受、謹慎地處理和自然地放下。悲傷是會有的,但不要過份悲傷和鬱結,以及應儘早學習生命教育和內心敎育,為自己和家人做最好的準備。
•2003年張筱蘭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榮獲社會科學哲學博士,曾在法國、意大利、德國及瑞士等做博士後,回港後,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任教為研究助理教授,現任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
•今年5月20日新書《健康長壽:香港實證研究》發佈會。